期刊简介
本刊始终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针,以山东为重点,面向全国,主要报道医学检验专业领域中的研究成果,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。
往期目录
-
2000
-
2001
-
2002
-
2003
-
2004
-
2005
-
2006
-
2007
-
2008
-
2009
-
2010
-
2011
-
2012
-
2013
-
2014
-
2015
-
2016
-
2017
-
2018
-
2019
首页>医学检验与临床杂志

- 杂志名称:医学检验与临床杂志
- 主管单位:山东省卫生厅
- 主办单位:山东省千佛山医院
- 国际刊号:1673-5013
- 国内刊号:37-1443/R
- 出版周期:双月刊
期刊荣誉: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(CJFD)期刊收录:知网收录(中), 万方收录(中)
凝血酶原片段F1+2、凝血酶-抗凝血酶复合物和D-二聚体定量测定在 DIC早期诊断中的价值
徐勇;霍梅;余涟;叶素丹
关键词:弥散性血管内凝血, 分子标志物, 诊断
摘要:目的:探讨、比较三种血栓前态分了樗物珲量浊定在DIC早期诊断中的价值.方法收集了30倒正常对照(NC)血浆和62 临床已诊DIC的病人血浆,,根据DIC病程分为DIC早期、中期和晚期,分别有ELISA法测定了血栓前状态分为子标志物凝血酶原片段F1+2、酶-抗凝血酶复合物(TAT)和D-二聚体(D-dimer,D-D)含量.结果:早期DIC病人中D-D含量为1.621.46/L,NC组为0.510.12mg/L;F1+2含量为33.1120.59/L,NC组为1.643.14/L加期DIC中D-D含量为6.858.37mg/L F1+2含量为4.362.44nmol/L,TAT含量为22.5320.98/L;晚期DID中D-D含量为10.325.85/LF1+2的含量为6.443.51/L,TAT含量为36.6420.09/L.经统计学分析,各DIC组D-D含量与NC组相比均有极显著性差异(P<0.01),各组之间也有极显著性差异(P<0.01);各DIC组1+2和TAT的含量较NC组均有极显著性差异(P<0.01),而各DIC组之间却无明显的差异(P>0.05).F1+2和TAT在所有DIC病人中有显著性相关(r=0.679,P<0.0001),而F1+2与D-D、TAT与D-D无相关性.结论:综合应用不同的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定量测定,不但有助于早期诊断DIC,并且可用于判断DIC的发展情况.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