期刊简介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本刊始终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针,以山东为重点,面向全国,主要报道医学检验专业领域中的研究成果,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首页>医学检验与临床杂志
  • 杂志名称:医学检验与临床杂志
  • 主管单位:山东省卫生厅
  • 主办单位:山东省千佛山医院
  • 国际刊号:1673-5013
  • 国内刊号:37-1443/R
  • 出版周期:双月刊
期刊荣誉: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(CJFD)期刊收录:知网收录(中), 万方收录(中)
医学检验与临床杂志2018年第12期

先天性巨结肠乳鼠肠组织中PI3K/AKT/eNOS信号通路相关标志物的表达及意义

李旻昊;夏加增;袁梅

关键词:先天性巨结肠, 实验动物模型, p-Akt蛋白, 一氧化氮,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
摘要:目的:建立乳鼠模型,模拟人类先天性巨结肠(HD)的发生,观察其结肠组织中p-Akt蛋白、 NO及eNOS的表达情况,并探讨其意义.方法:本研究分为正常组、对照组和实验1、 2、 3组,每组3窝,每窝10只,共计15窝,所选对象为6~7日龄SD乳鼠,实验组以0.1%苯扎氯铵(BAC)处理降结肠15 min、对照组则用生理盐水代替,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.实验2、 3组饲养满6周后,开始分别予每天腹腔注射10 mg/mL的LY294002 (100 mg/kg)和50 mg/mL的L-NAME (10 mg/kg),直至7周整.术后的第1、 3、 5、 6和7周行乳鼠降结肠组织解剖,观察结肠大体形态,运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乳鼠结肠组织p-Akt蛋白表达水平,结肠组织中NO和eNOS含量检测采用传统的ELIS A试剂盒法.结果:①术后观察,实验组5周开始出现排便减少,直至7周发生不同程度的腹胀、神萎及消瘦,较对照组相比,粪便颗粒变大且干燥,处死后,解剖BAC处理段结肠,可见肠道蠕动变差或无蠕动,肠管痉挛、狭窄,近端肠管扩张,并可见肠内容物潴留.②术后1、 3、 5、 6和7周,随时间延长,实验1组结肠组织中p-Akt呈逐渐下降趋势,实验2组7周(LY294002组) p-Akt表达量较实验1组7周有所减少,而实验3组7周p-Akt (L-NAME组)表达量较实验1组7周增加.③实验1组术后结肠组织中NO和eNOS含量,在第1、 3、 5、 6和7周呈逐渐增加趋势.结论:本实验模型成功模拟了人类先天性巨结肠的发生,通过本次实验,我们推测PI3K/AKT/eNOS信号通路很有可能参与了乳鼠HD的发生,为进一步研究HD的病因及相关分子生物学机制奠定理论基础.